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让阅读在我们的生命中诗意地生长

发表日期:2015-4-29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今日进入桃李网,读了李慧勇老师的博文《孩子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还是不会写作文》,感同身受。自己前二十年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些年来何尝不是一种无序的状态。频繁的大考小考,在教学成绩的比拼中,我们模糊了很多的东西。就好像面对一座美丽的花园,我们只是在和学生探讨这些花属于什么科,在什么时候开花,甚至还会引导学生数数每株花有多少片叶子……但却不能和学生一起在花坛的小径上自由地行走,去呼吸花的芳香,欣赏叶的娇艳,感受果的甜蜜。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没有走出“技”的怪圈,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读过的课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这种“技”的过分强调,把我们孩子的思维固化了。故而,我最想说的是,语文教学其实应是一种“道”,而非一种“技”。
要让阅读在学生的生命中诗意的生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有智力的开发,更要有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里如果学生感到累、甚至感到讨厌,那何谈入脑入心。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这个“动”,并不是单纯的指课堂气氛热火朝天,而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在动,情感在动!心在动!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只靠一些小的技巧是不够的。只靠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各种题型的训练,考试技巧的训练(当然这些也是必须的),教师终究会遭遇“技”的“瓶颈”——黔驴技穷。学生读书也就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它大部分的体积都在海平面之下。套用这个理论,学生的成绩就是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我们如果只是交给学生如何修饰自己的冰山一角,使它看上去很靓丽,那么学生永远不会领悟到语文的魅力,能力的提升也只能局限十分狭小的范围。即使以功利的眼光看,成绩的提升也是极其有限的。
笔者记得七八十年代,语文的教学原则是“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只不过当时我们把这个道曲解成政治标签。语文课成了政治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总离不开政治的色彩。笔者记得读一年级的时,没有汉语拼音,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时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课文基本都是政治口号。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又把道给淡化了,过分的强调“技”,语文课成了为考试服务的应试课。这两个极端导致语文教育脱离了教育的本真而变得功利化。其实语文教学是“道”的升华,这个“道”,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规律,或是对规律的尊重和运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语文,很多人都会想到“厚积薄发”这个词。我们常常会抱怨学生的积累不够,生活感悟太差,而往往忽略阅读为什么?其实这正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做的。只是看着答案给学生讲题,很多人都能做,如果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经过一年的实践,也完全能做,那么,语文的专业性何在!从这个角度讲,“道”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专业性。上学时,喜欢看金庸的作品,曾无限向往他所描绘的武功的至高境界——“无招胜有招”。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就像太极拳一样,只有静心修炼,才能入境。阅读也是如此,离开了道,就如同违背了自然生长规律,如同拔苗助长一样愚蠢。
那么,如何让学生“悟道”“入道”呢?关键还要看我们的课堂!只有老师的思维动了,学生的思维才会随之而动。老师的视野、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视野和高度。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很难,但是为何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解题呢?阅读了那么多的书却不会写作文,问题出在哪?问题从表面看出在我们的课堂上,其实出在教育评价上。不会教学生解题的老师是不会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欢迎的。因此要想找一个引导学生“入道”的起点很难。但我认为这个契入点其实很简单,在于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阅读在学生生命里自然生长。
说到对文本的解读,我想起老师们对《一碗阳春面》的解读。很多人把这一课的主题定为“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笔者则认为这是对主题的曲解。本文所渗透的应该是社会对这类自强不息的人及其精神的认可,老板娘含蓄地帮助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其实,一开始我读这篇文章时,就有一种困惑,相关提示上说这篇文章曾经让两亿多日本人感动得落泪,而我读完之后感觉却并没有这么强烈!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我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的思维并没有投入到文本之中,只是游离于文本之外。这篇文章有特定的背景,那个年代,正是日本社会的上升阶段,文中母子的经历,其实是当时很多人经历的缩影,所以才令当时的读者感动涕零。我想,现在的日本青年,即使读到这篇文章,也绝不会有那种感触。这篇小说,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就如同我们与现在的孩子谈文化革命,谈红薯做主食,吃野菜、穿补丁裤的苦日子。孩子们很难理解。反而认为我们那时很幸福。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动作还是言谈,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带有机械化、自动化的倾向。一切极为熟悉的动作、言谈、都会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这是我们感受的一般规律。如步行,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就不在意它、感受它,而舞蹈就是相对陌生化的行为,它强化了肢体的感知,因而成为一门艺术。我们在文本解读时,需要一些陌生化处理,这样能为学生打开另一片天地,能把学生从感性中拉出来进行理性思考。一篇文章,让我们感动,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动?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动的?我们如何能写出令人感动的文字?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心中原始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对熟视无睹的东西重新审视,进行陌生化观察,多角度思考,换时思考、换位思考、换情思考,挖掘出观察物内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发现,从而激发认识的的激情,获得精细化的感知。《一碗阳春面》让我们感动,如果仅仅沉溺于感动之中,不去触摸自己感动的原因,不去探究感动的机理,那只能是暴殄天物,一味地感动只是在文本浅层次上的滑行。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缺乏这种“陌生化”的处理,千篇一律的解读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入道”也只能是空谈。大道若简,道法自然,道之运用,存乎一心。我们并不缺少引导学生“入道,悟道”的能力,我们所欠缺的是一种心态和理念!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改变评价方案,不以分数论成败,让学生多一点阅读的自由和空间,诚如是,才能走出功利教育的阴霾,语文也才能风清气正,阅读也才能够在学生生命的原野里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