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实施走班制是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变革的需要

发表日期:2015-5-4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目前广州市多所学校已经开始试行走班制,比如广东广雅中学的岭南班、越秀外国语学校等。而在深圳,走班制的探索已经下沉到初中,北京的走班制甚至下沉到小学。教育新闻 [微博 ] 2015-04-29 17:04人民网

在中国的学校里,走班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较早的时候,我们谈走班制的时候,要在“走班”二字之前加“分层”两个字进行限定。譬如,2009年,就有消息说,山东威海一中实验分层走班制,学校以学生单科综合评价为依据,把学生分为AB两个层级,分别授课。而有的学生则说,现在分AB两层还是不大够,最好能分ABC三层,因为好多同学就在中间那一块,上A层就觉得太快了,上B层又觉得太慢了,应该在之间再加一层比较好。

千万别小看“分层”这个限定词的表达作用,因为在许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尚不清楚走班制内涵的情况下,分层这一限定词起着明确的解释作用。

我理解,这种限定的解释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学生的学习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学生差异问题;二是,要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分层教学设计,但在班级规模相对较大的班级里,教师要想解决学生的学习差异,无论怎样分层设计,均存在客观困难;三是,学校要满足学生分层学习的客观需要,要解决教师分层设计的教学困难,客观上都需要学校做出教学组织、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的变革。

我们知道,分层教学是20世纪初美国基础教育管理实践的产物,是基于解决学生学习差异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上世纪20年代,这一教学策略被我国教育界引入。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一教学策略其实可以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里找到班级课堂教学理论依据。

在《大教学论》里,夸美纽斯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度。他明确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组织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从这一具体组建班级的方法看,夸美纽斯已经非常清楚地考虑到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他提出的组建班级的科学方法,体现了教学史上他首次提出的量力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的量力性原则是指: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儿童的差异,即必须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必须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一句话,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组建班级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从班级组织角度对大致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实施更高效的教学,才能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才能确保对班级教学的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但是,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实践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度的过程中,实际分班时并未完全根据儿童年的差异,没有把儿童的差异作为主要教学思想依据,而是侧重于根据儿童的年龄结构分班。其结果是,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得不到保障,学困生问题长期被忽略,学困生习得的无助感被忽略,学生厌学现象与日俱增,义务教育阶段流失生数量增大。

不顾学生差异分班最终导致分班缺乏科学性,也导致学校用平均分评价班级教学效果的不公平和不科学。且班级学生差异越大,班级平均分评价所导致的评价结果就越不公平。

我认为,实施班级整体分层教学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科学的做法。这一做法既满足了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要,也解决了教师班级内分层教学的困难。做出整体教学组织走班制的变革设计,是学校教学组织、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评价变革的必然选择。

我们常说,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课程的组织实施者。那么学校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学校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合理优化教学组织的设计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首先是一种满足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需要的组织制度工具,其次才是上级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工具。这就必然决定学校的管理实质不是首先为上级的行政管理服务,而是首先要为全体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需要和全体教师的教学以及发展需要提供最好的服务。学校所做的班级建设的中心工作就是为全体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起组织保障作用。如果学校不能起这样的作用,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总之,学校实施走班制是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变革的客观需要。目前看,从僵化的班级授课制走向新型的打破班级界限的走班制,是一种教学组织变革大趋势。我认为,面对这种变革大趋势,学校只能顺势而为之,要通过实践来回答怎样变和怎样变得更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