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育人莫陷入“超前学习”的误区

发表日期:2018-3-27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孩子学习负担过重是一个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社会上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学前班、补习班的“超前教学”“强化学习”密不可分。此外,不少家长的教育思维方式陷入误区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孩子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适度地提前预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应该在二三年级甚至更高年级学习的内容提前到一年级来学,这就是“超前学习”。这样的学习或许有极少数学生能接受,但绝大数学生是不易接受的,拔苗助长只能是欲速不达。

现在,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深陷“超前学习”的误区。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安排孩子学习拼音、数学、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孩子小学刚毕业,本可以利用暑假放松调整一下,然而却被父母安排学习初一甚至初二课程的内容。初中学高中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幼儿园学小学课程、入园前已学加减乘除等做法已成为新常态。

超前学习超越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必然大大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载,这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前学了,入学后又回归正常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这就等于是在重复学习,会使正常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失去刺激与动力,还可能致使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效果下降。

不少家长不仅让孩子“超前学习”,还希望孩子在学习难度上层层加码,进而陷入了“深度学习”的误区,片面认为进行高难度学习有利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一些老师同样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布置的一些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题连高中数学老师都做不了,一些初中物理题大学老师也解不了。这样的“深度学习”,一则大大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重和心理压力,二则造成一些孩子形成学习数理化的害怕心理,从而失去了学习理工科的信心和兴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美术馆作报告时,谈及的杨家“育儿经”和他对教育孩子的认识就让人很受启发。他说,他的数学成绩比较好,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完全有条件在初中学习高等数学,但他的父亲没有这样做,认为小小年纪不必学得太窄和太深,而是叫他在假期拜师读了一阵子《孟子》,补了补中国古典文化这一课,这让他终身受益。杨振宁也非常反对父母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提前学一些高深的课程,他还举了香港浸会大学一位小研究生并不成功的例子来说明“超前学习”、拔苗助长式学习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破除“超前学习”“深度学习”等“教育魔咒”,孩子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轻装上阵,越走越远,对此,家长和教师不可等闲视之、置若罔闻、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