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以“帽”取人助长了学术界的浮躁之风

发表日期:2018-4-23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想要简单快速地判断一位科研人员的“段位”,一睹其“帽”便知:是头顶“长江”,还是手握“黄河”;是身怀“楚天”,还是脚踏“泰山”……这里的“帽子”即“头衔”。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纷纷推出各自的人才计划,各种“帽子”也纷至沓来。“帽子”为科研人员送去了“福利”,在吸引、培养创新人才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帽子”是不少科研人员纷抢的“硬通货”,但是,“帽子”过多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4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为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纷纷推出各种激励、奖励人才的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部委层级的人才计划就将近20个,如“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小长江”“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英才计划”等。如果把“泰山学者”“中原学者”“黄河学者”“昆仑学者”等省市级和高校的人才计划也算在内的话,超过100个。

不可否认,这些不同级别、不同领域的“帽子”计划自实施以来,对激励人才、鼓励创新、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才科研水平、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引领社会重视创新、尊重人才也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在各种人才计划竞相出台、各种“帽子”满天飞的高校科研环境中,却出现了与“帽子”计划设计初衷“擦肩而过”甚至“背道而驰”的不和谐症状,如“帽子”过多过滥,干扰了青年学者的科研专注力。为求得更多的“帽子”,获取更多的科研资源,青年学者不得不在同一层次的人才计划中一轮又一轮地申报,而各类人才计划对年龄的限制又让一些“青椒”不得不放弃一些费时费力的基础性科研,转而投一些短平快的科研项目。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高校的科研秩序,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诞生。

说到底,导致以上人才计划发展弊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滞后,还没有实现向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的内在转变,现行的依然是一种追求科研论文数量等外在表象的评价体系,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科研实践人才的评价标准,没有把真抓实干型人才纳入到评选中来。特别是以“帽”取人的评价体系,以更高级别、更多顶“帽子”来甄别、选拔、引进人才,衍生出附着在不同级别、数量不一的“帽子”上众寡悬殊的科研资源、物质待遇,让“帽子”作为科研级别的代名词更成为抢手货。

这种以“帽”取人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客观上助长了学术界的浮躁,不利于青年人才的厚积薄发,让他们难以在重大基础性科研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国科研论文数量早已领先全球、专利数量世界第一,而科研实力与水平却与创新型国家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原因所在。而重大原创性、基础性科研成果以及成果的有效转化,即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的不是象征性的“帽子”,这就需要还“帽子”以科学荣誉的本来纯真面目,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让帽子真的能“帽如其人”,创设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