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致力于为国育才

发表日期:2018-7-4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教育需要诗和远方,教育也不允许眼前的苟且!”俞国娣喊出了作为一线校长的心声。那么,如何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

“重视文化与伦理建设,尤其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国之本在家’的家庭教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经贸、科技与军事方面的持续平稳发展,一举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教育专家何福田说。在他眼里,目前家庭教育有“三缺七误”:缺乏中心思想、缺乏一般教育常识、缺乏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陷入视顺即孝、分数主义、言教多于身教、操心过度、做得太多、重智轻德、无法坚持等误区。所以,当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圭臬,制颁家规家训、补足教育知识、对孩子多陪伴常沟通并换位思考。同时,对家庭教育进行相关立法,设置相关纪念日进行仪式化教育都很有必要。在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中,秉持“以中学为体,适合为用”的原则,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而文化强国,文明人类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有了所谓的“中国学习者悖论”,即被形容为“被动灌输”“机械训练”的中国教学,却产生了优于西方的结果。2009年和2012年上海蝉联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冠军,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瞩目。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泠沅,却更为关注今天的教师怎样做研究。他从“变式教学”研究入手,看到了中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与教学条件,运用规准的证据、个人的专业智慧,开展循环改进的循证教学实践,并由此创生出中国教研特有的“组织文化和行动路线”。

如何才能使“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包班协同”教学,也给出了一份答案。该校为落实课堂个别化教学和差异教学,从学科各自为阵走向整体融合,从教师单独授课走向专长匹配,为“师师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事业发展取向、制度建立取向和管理秩序取向。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以权益保障为核心的教育法治价值成为新的趋向。”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一直在关注着今天包含平等、公益、自主等价值内容的以权益为核心的教育法治的价值导向。他希望,通过构建教育法治的权益保障体系,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的行使,依法保障办学者办学权益、公民学习权益以及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权益等,处罚各种侵害公民法人教育权益的违法行为,来保护教育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强调,教育主体权益保障,不仅要重视实体权益的保护,也要重视程序保障,从而依法保障和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的建设。